目前國內共有227家廢車拆解場及3家粉碎分類廠。在現行的回收處理體系下,廢車拆解商經由向民眾、環警單位及保修廠購買等途徑取得廢車車源,再將廢車拖吊回場內進行拆解工作。拆解場進行廢車之資源回收再利用,主要分為兩個部分,其一為材質之回收再生,如廢鐵及廢鋁等材料;其二為堪用零件之回收再利用,如方向盤、保險桿、發電機或車燈等零件的回收。
廢車拆解場進行環保拆解處理流程
廢汽、機車→廢車環保拆解→廢鉛蓄電池(電瓶)、廢潤滑油、廢輪胎、冷煤→ 交由個別回收清除處理體系清理
中古零件回收
→中古零件回收→中古零件商、保修廠經環保拆解後廢車→細部拆解→鐵、銅、鋁等金屬回收→金屬大盤商、煉鋼廠、金屬煉製廠
- 1
拆解機車中古零件,並加以回收再使用。
- 2
拆解機車中古零件作業及中古零件(輪框)貯存區。
拆卸引擎
經細部拆解後廢車→拆卸引擎→稽核認證→領取補貼→鐵、銅、鋁等金屬回收→金屬大盤商、煉鋼廠、金屬煉製廠
- 1
拆解後之引擎,堆放整理,以待稽核認證。
回收車殼
經拆解後剩餘之主車殼→進入煉鋼廠或粉碎分類廠
經拆解場拆解後產生之車殼(含泡棉、椅墊、塑膠….等內裝),正確處理方式是先將之送往粉碎分類廠處理。廢車殼經粉碎廠粉碎後,能分離出鐵、非鐵金屬及雜質,故能回收純度較高(95%以上)之廢鐵,使回收車殼進入煉鋼過程中,不僅能減少能源之耗損,降低空氣污染,還可提高再製鋼鐵之品質與價值。粉碎廠亦可對非鐵金屬進行再細選,以回收鋁、銅等材質,增加總體回收物質之種類及比率。
車殼經粉碎分選後,可回收約65%以上的鐵及約2%的非鐵金屬,所剩其他殘餘物則進行妥善之焚化或掩埋處理。
廢車粉碎分類廠處理流程
廢車殼→預碎機→破碎機→風選→磁選→鋁銅等非鐵金屬→各金屬冶煉廠→粉碎→鐵金屬→煉鋼→廠廢棄物→廢棄物處理廠
- 1
廢車粉碎廠磁選機,用以分離鐵與非鐵金屬。
- 2
粉碎後廢車殼之磁選設備,分離鐵與非鐵金屬。
- 3
粉廢分類廠分選鐵金屬作業。
- 4
粉碎後廢車殼之磁選設備,分離鐵與非鐵金屬。
原始資料來源:
行政院環保署基管會資源回收網(http://recycle.epa.gov.tw/)